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新生态农业

    信息发布者:一无所有
    2017-07-24 13:54:42   转载

    85f1c4231006948638c905a9132fa8b3.jpg

    生态农业 更多义项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其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词条

    生态农业

    别名

    ECO

    基本介绍

    生态农业,简称ECO,ECO是Eco—agriculture的缩写,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纵观人类一万年的农业发展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原始农业,约7000年;二是传统农业,约3000年;三是现代农业,至今约200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污染。


    面对以上问题,各国开始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生态农业便是世界各国的选择,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基本概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而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是有严格标准的,包括: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所以并不是生态农业产出的就是绿色食品。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作为“石油农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


    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并发挥其优越性。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


    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发展历程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探索阶段

    生态农业最初只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的需求而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些生产者组合成社团组织或协会。英国是最早进行有机农业试验和生产的国家之一。自30年代初英国农学家A.霍华德提出有机农业概念并相应组织试验和推广以来,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在美国,替代农业的主要形式是有机农业,最早进行实践的是罗代尔(J.I.Rodale),他于1942年创办了第一家有机农场,并于1974年在扩大农场和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罗代尔研究所,成为美国和世界上从事有机农业研究的著名研究所,罗代尔也成为美国有机农业的先驱。但当时的生态农业过分强调传统农业,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未能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发展极为缓慢。


    关注阶段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共同行动,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各种替代农业思潮。法国、德国、荷兰等西欧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英国在1975年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使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日本生态农业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重点是减少农田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安全。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玛雅(Maya)农场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典型,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生态农业的发展在这时期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发展阶段

    90年代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如奥地利于1995年即实施了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国家提供专门资金鼓励和帮助农场主向有机农业转变。法国也于1997年制定并实施了“有机农业发展中期计划”。日本农林水产省已推出“环保型农业”发展计划,2000年4月份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发展中国家也已开始绿色食品生产的研究和探索。一些国家为了加速发展生态农业,对进行生态农业系统转换的农场主提供资金资助。美国一些州政府就是这样做的:依阿华州规定,只有生态农场才有资格获得“环境质量激励项目”;明尼苏达州规定,有机农场用于资格认定的费用,州政府可补助2/3。这一时期,全球生态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单一、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生产运动。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


    基本内涵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那种完全回归自然、摒弃现代投入的“生态农业”主张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废弃物质循环利用;规避常规现代农业的弊病(单一连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通过用系统学和生态学规律指导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如推行立体种植,病虫害生物防治),改善其功能;以及推进农户庭院经济等。在从村到县的各级生态农业的试点上,曾普遍取得良好的效果。


    主要特点

    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模式类型

    时空结构

    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食物链型

    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综合型

    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遵循原则

    德国生态农业的几条原则


    要求

    德国生态农业的要求是,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的或机械的除草方法;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植质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牧场载畜量;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规定

    作为生态产品必须符合“国际生态农业协会(FOAM)”的标准,如产品如何生产,哪些物质允许使用,哪些物质不可使用等等。生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原料必须是生态的。所采用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业,但不得高于25%。一旦使用了传统农业附加料,则应在产品中标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来自生态的,才可作为纯生态产品出售。某一企业欲加入“生态农业协会”,将其产品作为生态产品销售,必须经过3年的完全调整方可。并由国家授权的检测中心对申请转入生态农业生产的企业进行检查,检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此外也可不定期进行抽查。如检查不合格,则要延长调整期。


    标识

    所有符合欧盟《生产规定》(注:德国生态农业协会的标准高于欧盟的生产规定)的产品,允许标以生态标识。统一的生态印章提高了德国生态食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它给消费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为经营者带来了很好的收益。


    1999-2000年度,对150家生态企业的收益状况调查表明,由于生态企业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产品产量虽有所下降,但生态产品价格远高于传统农产品,故企业总利润及人均收入仍高于传统农业企业。生态农业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壤一直施用有机肥,并且采用轮作、间作种植方式,这样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从长远利益来看,生态企业产品产量会逐渐高于传统农业。


    发展背景

    20世纪初以来,为了克服常规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发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为自然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等。尽管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均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的统一。


    简单地说,生态农业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步优化,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存在问题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一)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1d7864f08d12ad09d4b00b39dbde1855.jpg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种组分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的主动性。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四)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五)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之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紧紧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式,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六)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的,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七)推广力度不够


    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


    典型事例

    《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高效配套技术研究》: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严重、光热资源充足是元谋干热河谷的突出特点,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是针对该区脆弱的环境条件,为保护和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区域经济提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式。本文总结了在该区建立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的高效配套技术,并分析了该模式的综合效益。


    相关内容

    时下,在镇平县郭庄回族乡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绿油油的景象一眼望不到边,在老庄镇的樱桃沟里,挂满果实的樱桃树笑脸迎人……


      该县立足县域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坚持以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为主要抓手,把绿色无公害、有机和观光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点,加大政策、资金引导和扶持力度。生态农业发展理念促进了全县农业转型发展,提升了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转变观念


      生态农业落地生根


      镇平县地处秦岭山系东南余脉,低山丘陵较多,是一个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传统农业大县。实施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打破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思想,离不开高端的规划,该县按照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并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穿立项选点、规划设计、项目施工、资金管理及效益评估等各个环节,政策上给予引导,资金上给予扶持,在品种引进、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给群众提供大力帮助,全力培育生态农业支柱产业,让特色农业真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


      在老庄镇樱桃沟,山坡上成片的樱桃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种植大户郭明旭自豪地说:“如今,赏花摘果成了许多游客休闲怡心的首选。我承包了百亩樱桃,经济效益一亩15000元左右,产品远销湖北、广州等地。”


      在加快生态农业发展进程中,该县通过实地调研和科学实践发现,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制剂替代农药,能够达到改善土质的目的,实现无公害生产。通过示范带动和成立有机种植合作社,鼓励群众把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畜禽粪便转化成高效生物肥料替代化肥,以环保农业生物制剂综合治理生活污水,防治农村点源面源污染,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同时 农业部门充分发挥服务职能 为生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加快流转


      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加快土地流转,使生态农业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饭碗”。该县按照这一理念在稳定粮食面积150万亩以上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强化流转土地跟踪监督管理。同时,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专题协调会研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交通、电力等建设资金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倾斜 优先安排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和基地建设项目,县、乡两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这些政策 全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发展。


      据了解,该县自2005年第一家蔬菜公司入驻到现在,已形成了9万多亩连片特色无公害蔬菜种植的产业规模,年生产无公害蔬菜64000万余斤,销往广州、深圳及香港、澳门,实现年产值10多亿元。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大了对农产品的检测和监管力度,并从生产、市场准入等环节入手,推行安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现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动态监管。


      该县还以“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为标准,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培育出多个特色农业专业乡镇和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打造以观光、循环、高效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其中,通过招商引资发展起来的万亩莲藕生态观光农业成为特色农业中的一大亮点。由杨营镇返乡创业青年楚国霖投资2亿元,建立的霖锋特色农业产品开发园区,以莲藕特色生态农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为主,集科研、种植、观光、休闲、娱乐、莲文化创意及无公害速冻藕片、藕段、藕节、无公害莲子、水产品等莲藕精深加工和相关产品为一体,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地,国际市场已拓展到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年观光采购人员近万人。楚国霖告诉记者,当前,万亩生态观光农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运作模式,带动2000多户农民致富,带动全县及周边县市发展30000亩以上的莲藕种植面积。


      立足特色


      培育新型农业主体


      该县在主导特色农业培育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制定发展规划,协调产业政策,优化投资环境,使生态农业规模不断得以壮大,销售渠道得以拓宽,逐步实现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富裕。玄参在曲屯镇以前都是小规模种植,随着市场需求扩大,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带动周边枣园、晁陂、卢医等乡镇发展近万亩玄参等特色种植基地。曲屯镇村民王喜贵告诉记者:“由于玄参种植规模化,并且产量高、品质好,不仅仅在周边口碑好,更是名扬四方,每年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来这里收购,种植户仅此项收入亩均5000多元。”


      如今,随着生态农业的稳步推进,相继形成了3万亩以卢医杏梨、玉都桃、高丘茶叶为主的特色林果区;2万亩杨营长江渔人,侯集金鱼养殖示范场。其中,在打造一流观赏锦鲤鱼种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张林、郭庄、安字营、杨营、贾宋等周边乡镇的特色水产养殖业。同时,以贾宋、马庄、晁陂、王岗等S248线沿线乡镇和以南水北调生态走廊为主线的侯集、张林、安字营、彭营等乡镇发展5万亩苗木花卉基地,拥有育苗中心4处,年产苗木2000万株,规划栽植的苗木品种有玉兰、女贞、银杏、山茱萸、桂花、香樟、枇杷、五角枫等百余个品种。


      在贾宋、晁陂、王岗等苗木花卉产业带,培育有科星花木、艺苑苗木、祥和苗木等公司;依托彭营、安字营等乡镇优质棉主产区 培育壮大了华新地毯、豫龙纺织、开元纺织、新奥针织等公司 年产值达14.2亿元。龙头企业的发展,极大地转化了县农业资源优势 拉长了产业链条。据测算 仅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一项 2014年从事特色产业的农民直接增收7.4亿元 户均增收10000多元。如今,全县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82家,家庭农场42家,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 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0多家。


      全县先后共争取中央、省相关资金4000余万元,在全县10多个乡镇100多个村,实施特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10多万亩,打井配套900余眼,整修田间道路300余公里,农田林网植树40余万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全县已有12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获得国家认证,主要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侯集“锦鲤”、“杏山红樱”樱桃、“老汉雪莲”韭菜、“河甲”黄河鳖等20余个农产品获商标注册,并逐渐进入大中城市市场。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